纷华日盛与尘埃落定:土司制度八百年风雨沧桑

衙署区俯瞰。唐崖土司遗产管理处供图。

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记者 张萌 谢方

发自 湖北咸丰

7月4日,第39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审议表决,中国土司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8处世界遗产。此次我国申遗成功的土司遗址有3处,包括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湖南永顺老司城和贵州播州海龙屯。

在此之前,截至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公布了1007项世界遗产,而中国有47处世界遗产,位居世界第二。因此次申遗成功,在湖北省境内除武当山古建筑群、钟祥明显陵外,又将添加一处世界级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遗址。

“土司遗址位于中国西南山区,包括一系列部落领地。土司制度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少数民族地区的王朝统治体系。其目的是为了既保证国家统一的集权管理,又保留少数民族的生活和风俗习惯。湖南老司城,湖北唐崖和贵州海龙屯均属于这片遗址,它是中华文明在元、明两代发展出的这种统治制度的特殊见证。”这是世界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介绍中国土司城遗址的简短评语。

历史总是富有无尽的意味,人类创造出的文明绵长而又充满生命的意志。

在此契机下,本报《长江地理》周刊记者将走访三处新增的世界文化遗产——湖北唐崖土司城、湖南永顺老土司城遗址和贵州海龙屯遗址,以及同样位于湖北恩施的容美土司遗址。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分四期推出土司专题,亲临现场,呈现古今交错下的土司城遗址;以此专题,向我们的先民致敬,同时也献给我们的后代。

公元766年,55岁的杜甫从成都移居到夔州,此时正值春夏之交,瑟瑟的秋风还没有吹起,他著名的《秋兴八首》还没有落笔。

蜀道不易,唐朝时的夔州城大致与重庆奉节县地域相同,夔州更以地势险峻著称天下。顺三峡江水和两岸山势而下便是“土人”聚居的施州,如今的湖北恩施土家族自治州。杜甫的好友曾多次邀请他到施州游玩,从施州归来的好友郑典设兴奋地向他讲诉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趣闻,杜甫听后大有感慨,说要坐着肩舆,不管前途艰险,也要到施州去看看。

潦倒中的杜甫常常与好友通信,互相安慰,杜甫写完《赠郑典设自施州归》,便寄给了他的朋友。诗中写道,“其俗则淳朴,不知有主客,乃闻风土质,又重田畴僻。”

风俗时有变,到了清朝同治时期,改土归流后的恩施县在修纂《恩施县志》,便拿出杜甫这首诗,以诗证史,感慨历史的沧桑巨变。

《恩施县志》的撰写者认为,关于本地民风之事在汉、晋以前的事情,已经无从查考了,但历史的变迁还是可以考据的。“隋、唐始设州县,地旷人稀,民风率安质实,故杜少陵《赠郑典设自施州归》其为实录可知。五代迄宋生聚日繁,纷华亦遂日盛……论人情则渐多浇漓,少醇厚。其与少陵所咏已不侔矣。由普而华,固亦势所必至欤,是为风俗之一变。”

历史的悄然巨变,是时代使然,也是制度前进的推动。古人有时重人伦,推崇民风“质朴”,但也许忽视了“生聚日繁,纷华日盛”背后政治、经济的进步。土司制度的出现,“顺民性,省民力,非利不战”,成为对南方少数民族生活影响最深的因素,它的出现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治生态平衡,也便是“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智慧。

羁縻制度为土司制度的前身。对于中国古人来说,礼教昌明、富庶文雅之地,才是乐于居住,适合繁衍的文明之地。而南方地处偏远的山林溪峒,则是苗蛮的世界,教化难以通行。可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即便是所谓的南方蛮荒之地,也在中央王朝的国境之内,不能置之不顾。秦朝建立了统一的中央王朝后,便对边远地区实行“羁縻政策”。

羁縻是控制牛马的络头缰绳,转用到政治管理中,“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到唐朝时更是发展出羁縻州制,在少数名族地区设立府、州、县。羁縻制度,承认其部族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长官,管理地方几乎一切政务。从此,各地的少数民族首领不断归附,在唐朝出现了空前强大统一的国家。

羁縻制度下,少数民族首领不断归附中央王朝

创始

宋朝亡失掉了北方的大面积土地,偏安临安后,便进一步加强了对南方各地的管理。“西南溪峒诸蛮”和“西南诸夷”的问题,对于中央王朝来说显得迫切重要。

从宋代开始,南方本土社会开始有了较快的发展和变化。南宋在元蒙的军事打击下覆灭,元朝建立了地域更为辽阔的王朝。元代在唐宋羁縻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土司、土官任命管理制度。包括诰敕、印章、虎符、承袭、升迁惩处。

明代承接了元代遗留下来的政治智慧,进一步让土司制度达到鼎盛。当时全国为13个行省,设置土司、土官的就有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广和陕西,7个行省。土官、土司实行承袭制,包括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叔侄相立、族属袭替、妻妾继袭、女媳继职、子死母袭等。朝廷对此并无特殊要求,不强制按照儒家礼制推行长子继承,只是尊重其俗。

《明会典》对土司的继承制度作了更严格的规定,要求对继承人血统经行要严格审查,土司还要向中央政府呈递家族的宗族图谱,要确定是“别无争袭之人”。明朝的土司制度还规定,土司官职的继承者必须接受过良好的儒学教育。朝廷还不断地鼓励土司家族接受汉文化,允许少数民族居民了解内地,并鼓励在土司区“遍设社学”,但并不强制要求普通民众就学。对土司家族成员的要求,其原因仅在于他们是“官”,因而要按照“官”的规则去行事,才能换取承袭资格。

不管中央王朝如何更替,不管土司家族的来源如何,土司制度一旦确立,轻易不会废除。在明代只有少数土司因“兵变”而被改土归流,撤掉当地部族首领世代继承的“土官”,任命期满变迁的“流官”。土司制度管辖下的各少数民族则坚持了“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原则。

这样的治理原则,使得中国西南地区境内少数民族的几十种语言,近两百多种方言,以及一些内地早已消失的古代习俗没有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延续到了21世纪,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遗产。

到清朝时期,土司制度盛极而衰。康雍乾时期清朝国力强盛,雍正朝开始大规模废除西南地区土官制度,经行流官制度改革。曾经强盛的地方土司家族,因单线、单人的血缘继承方式被打断,其政治势力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但是土司家族阶层对当地民众的影响从未间断,他们因家族的政治传统和影响力,日后为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土司制度始于元,鼎盛于明,衰败于清

兴衰

湖广地区有五大土司,容美、桑植、永顺、保靖、酉阳。而鄂西地区的容美土司势力最为庞大,康熙皇帝曾赞誉“楚蜀各土司中,惟容美最为富强”。

“一分平坝、两分沟槽、三分岩壳、四分陡坡”,这是对鄂西地区自然地貌的描写。鄂西在春秋时期为巴子国地,战国时则为楚地,到了汉朝时则为武陵郡。鄂西在湖广地区最为偏远,而唐崖土司所在的咸丰又在鄂西的最偏远处。

元朝以前,不但中央统治难以深入,府、郡地方政府统治也爱莫能助。即便名义上归属于中央政府,但对其管理松懈,只能任由当地土著的强宗大姓自为酋长、把关立寨。这种状况,为元朝加强统治、建立土司制度提供了历史条件。

元、明、清土司时期,咸丰属于土司分布地区与中央政权核心地区在地理和文化上的前沿交汇地带。咸丰境内除唐崖土司外,曾主要有散毛、金峒、龙潭、西坪、苍蒲等土司政权,另有上、下支罗二峒。

咸丰土司为覃、田、秦、黄四大姓执掌,以覃姓为最大族姓。咸丰土司还以武功著称,多次参加朝廷戡平战乱,平定土司的叛乱,并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

唐崖土司为鄂西土家族著名土司,覃氏世袭,隶属于施州卫,始封于元末,鼎盛于明,废止于清雍正十三年的“改土归流”,历时近400年。由于多次被朝廷征调,其战功卓著,故有“明季唐崖最倔强”之誉。

唐崖的第一代土司为覃启处送,他的原名为覃化毛。覃氏族人的传说中,在元至元二十年,覃化毛领兵三千,攻打马化龙取得唐崖五峒地,“置唐崖军民千户所,以化毛为千户。”因覃化毛推行仁政,“深得苗蛮之信任与诚服”,使得当地的居民得以安居乐业,群众感他的恩德,称其为“启处送”(当地的土语,意为上天赐予的仁主)。

在明朝天启三年时,第十二代唐崖土司覃鼎奉命出征四川有功,明熹宗朱授书“荆南雄镇,楚蜀屏翰”,并敕建功德牌坊,同意扩建“大坊平西将军帅府”。“荆南雄镇”的牌坊如今依然立在将军帅府门前,成为唐崖土司城遗址的标志性建筑。

唐崖土司以军功著称,有“荆南雄镇”御赐牌坊

特色

“如果说紫禁城是大故宫,那么这里就是小故宫”

七月流火,长江商报记者赶赴湖北咸丰,踏上了寻访之路。唐崖土司尚武,因而司内文献资料缺乏,本期长江地理实地走访当地遗址,探寻唐崖覃氏的历史。

唐崖即山名。《施南府志》卷三《地舆志·山川》载“唐崖,县西五十里。”所在地有河:西北江,县二十里有二溪合流,入天生桥,伏流二十里至唐崖出,入龙潭河,此河为唐崖河。

在咸丰县城,提起唐崖,无人不知——那个土司皇城,当地习惯称之为皇城,天高皇帝远,当年的土司是此地的皇帝。元至清雍正改土归流前,唐崖土司管理着尖山乡、小村乡、活龙坪乡周围约600平方公里的领地。

唐崖十二代土司覃鼎因征战有功,受朝廷封赏,唐崖达到最鼎盛时期,修建了规模宏大、功能完善的唐崖土司城,今日留存的土司遗址多为明天启崇祯年间所建,清初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后毁损,城坡人散,只遗留着破损的城墙、城门、道路、桥梁、建筑基址、墓葬等遗迹。在沉寂了几百年后,唐崖土司又因为世界遗产的名头再一次受到“朝拜”。

由于司内文献资料缺乏,唯有在考古发掘和城内遗迹的蛛丝马迹与土民的传说中,探索历史。记者采访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和唐崖土司遗产管理处副处长何继明,将实物、文献与传说结合,还原当年的历史。

格局

土司城与民居、农田融为一体

从咸丰县城往西,坐车不到一个小时,就是唐崖土司城遗址。从县政府所在地开始,恭喜唐崖土司城入选世界遗产的横幅就高高挂起。

为了应对日益增多的游客,当地正在修路。早在2006年,唐崖土司城就已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游客虽不多,也时有来访,但并未收门票,也未设置围墙,而是和周围的民居、农田融为一体,只在城脚下低调地立着一块石碑表明国宝身份。

土司城正对着唐崖河,背靠玄武山,唐崖河水流较慢,两岸地势较平,有大片良田,这里山岭相叠,沟壑纵横,陆路交通较为不便,历史上主要依靠水路交通方式与外界沟通,在唐崖河边至今遗留着一个码头遗址。

土司城位于该区域南部的天然近三角形独立台地上,西靠玄武山,东临唐崖河,三面环水,周围陡峭的河沟与山体形成第二重天然的防御体系,西高东低,中东部地形平缓。这种背靠山林,不占农田,且便于排水的临河缓坡选址,是土家族聚落选址的基本特征。这既符合土家族一般聚落选址的生产生活条件,又能满足土司城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功能要求,在辖域内条件最为优越。

自2011年起,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便派出考古人员来此进行考古发掘,弄清了整个城址的布局构造,并绘制出了3D复原图。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介绍,整个土司皇城采用宫廷建筑模式,中轴对称,功能齐全,各种区域划分清晰。

唐崖土司皇城共有3街18巷,36院。内有帅府、官言堂、书院、存钱库、左右营房、跑马场、花园和万兽园等,城内外还修建有大寺堂、桓侯庙、玄武庙等寺院,占地1500余亩。皇城三街分上街、中街、下街,上街为商街,下街为交通要道,中街为官道。三街又有48条小巷,每条小巷有一口井,共有48口井。

城址四周有城墙围合,随地形呈不规则梯形,面积约30公顷,主体建筑方向一致朝东,面向唐崖河。城址被分割为数十个院落,这些院落成为城内的基本结构单元。沿街道与院落,分布着不同等级的排水系统。

主干道以西院落较为稀少而规格较高,衙署区遗址、墓葬区、宗教建筑均在主干道以西,主干道以东散布有营房遗址、居民区等,“这种布局符合汉文化中的上尊下卑的特色,主干道以西靠玄武山,为上,比较尊贵的区域都在这里面”,西南部还有“御花园”遗址、万兽园遗址、杀人台遗址等。城址四周还有水、陆9个出入口,城址外围分布有道路、桥梁等交通、防御设施遗存。

纵观整个土司城,可以看出它是集办公与生活区域为一体的山地城市,功能齐全。原故宫博物院院长、著名考古专家张忠培曾来考察后感叹:如果说紫禁城是大故宫,那么这里无疑是小故宫。

遗迹

● 牌坊

遇地震而无倾斜,遭风沙多有风化

唐崖土司城址现存的遗迹较为丰富,包括城防设施(城墙、城门、哨台等)、交通设施(道路、桥梁、码头等)、建筑基址、墓葬、苑囿、手工业遗址(采石场、砖瓦瓷器作坊)等多种类型;城内有保存完整、井然有序的道路、院落体系,呈现出城址主体一次性集中规划、营建的特征;行政类建筑基址包括衙署遗址和小衙门遗址。在唐崖土司城遗址管理处副处长何继明的陪同下,我们实地走访了多处遗迹。

衙署区是整个土司城的中心所在,这里类似于朝廷上朝、内阁议事的地方。如果站在空中鸟瞰,衙署区遗址应该位于城址中心位置,周围院墙围合,为一大型院落。遗址分布于自东向西的五级台地,地势逐渐抬高,沿东西轴线依次为“荆南雄镇”牌坊、大衙门遗址、官言堂遗址及附属建筑、内宅,建筑皆朝东,在咸丰县民族博物馆展出的3D复原图中,可看到其工整的格局。

然而,现在除了“荆南雄镇”牌坊耸立在地面之上,能看到的唯有片片青草,及刚刚露出地面的地下遗址,多是当年的墙根、柱基,均为大石头垒砌。遗址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将这片遗迹种上了不同的草,有的是三叶草,有的是普通青草,有的地方则是白色沙子,仅从颜色就能分辨每块地的功能。比如,那块三叶草是月台,那片沙地下是以前的官言堂。

在唐崖土司城的遗迹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建于明天启四年的“荆南雄镇”牌坊,这是朝廷为表彰第十二代土司覃鼎的战功而立。牌坊为砂石仿木结构,高7.15米,通宽8.04米,三开间,四根石柱前后有高2.5米的抱鼓石及石狮,现残存一个。横额中两面分别书写“荆南雄镇”和“楚蜀屏翰”八个阴刻大字,前后均有题记,记录了牌坊的建造缘由、时间。

中间枋面雕刻“土王出巡”、“哪吒闹海”等题材,两侧枋面雕刻“渔樵耕读”、“槐荫送子”及麒麟、龙、凤等图案,这些题材多取自汉地,也有直接反映土司生活“土王出巡”的图案等,是汉土艺术结合的产物。

著名古建筑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良皋多次前往咸丰做研究,他对此牌坊评价很高:“湖北境内,除武当山的‘治世玄岳’牌坊外,再无一座能超越唐崖的‘荆南雄镇、楚蜀屏翰’坊。在整个武陵土家地区所存石牌坊中,允称第一。置于全国所存明代石坊中,也毫不逊色。”

如此巨大的牌坊当年是怎么立起来的?当地有一个传说,当年牌坊建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立起来,因为其规模太大、重量不轻。正在工人们踌躇莫展之际,一个叫花子路过,讨了一碗饭吃,但他并没吃,而是将两根筷子插在了米饭上,后来牌坊就这么立起来了。当地还流传着不少这样神乎其神的传说,比如当地有一个地名叫打过龙沟,咸丰当地多蛇,传说一个打雷下雨天,两条蟒蛇在这里被雷劈死,因此后人称之为打过龙沟。

石牌坊历经几百年而不倒,期间甚至遭遇了一次强烈地震。清咸丰六年(1856),鄂西地区发生地震,周遭山水斗移,位于重庆城东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小南海就是那时形成的堰塞湖。但是这次地震对牌坊并没有影响,没有什么倾斜和破坏,“不知道牌坊下面埋了有多深”,何继明说。现在牌坊周边装设了探测设备,监测牌坊每天倾斜多少,以及砂岩的风化程度。

与埃及、欧洲的坚固石块不同,唐崖土司城的石块多为砂岩,易风化,这也是唐崖土司城遗迹目前保护的难点所在。中华遗产院的专家们尝试为衙署区的一片石板路罩上玻璃罩子,保护其免受风吹雨打,但是目前看来保护效果并不好,石块反而出现了裂缝,“估计是天长日久,石头已经适应了原有的空气、雨水”,反而能正常呼吸,何继明说,之后还是会把玻璃罩子拆除,恢复自然状态。

官言堂一条水沟之隔,就是内宅遗址,这里也是考古人员唯一进行考古发掘的地方,考古人员在这里的发现说明当年这里曾遭遇火灾,因此毁损。“内宅遗址发现的瓦片是层层摞在一起的,说明当时是下面的房屋倒塌后一起落下来的,而非渐渐破坏”,在官言堂地表之下,则发现了一层黑色炭灰。

清雍正对土司地区实行改土归流,覃氏后人全部被迫迁到汉川、钟祥一带,至今荆州、天门、汉川一带集中了很多覃氏后人。而对建筑则一把火全部销毁。《覃氏族谱》对此也有记载。

 

W020140321371301171282

土司王墓,其后为田氏夫人墓。

土司文化与汉文化相融合,石棺从崖壁上搬到地上

穿过衙署区一路上行,沿着木栈道往西北方向走,就是唐崖土司城的墓葬区。经过考古人员考察,唐崖土司城遗址现共发现有18世纪至20世纪、晚于土司时期的墓葬12座,散布于遗址各处。

据何继明说,土家人也有传长的传统,这些墓葬的位置每一代只有家里的老大知道。明代的墓先是地穴式的,后来是半地穴式的,多隐没在丛林中、泥土青草下,如果不是知道准确地点,很难寻得。这次的一些墓葬也多亏覃氏后人覃国安告知其位置。

在所有墓葬中,最为宏大、精美的墓葬,为第二代土司覃值什用的坟墓,人称土王墓,其后西北则是唐崖唯一一个女土司田氏夫人墓,整个墓葬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已用围墙保护起来,所以保存完好,墓葬下方接着连绵起伏的大片茶园,地势开阔,一侧有一个用于聚气的风水池,现已长满水草。

覃值什用的墓葬颇为宏大,呈半地穴式,墓室外观像房屋一样,为石雕四开间殿堂式,墓室有一个前廊,廊顶上雕刻有龙凤的图案,而正对着的墓室也与此对应,龙的图案对着的门正是覃值什用的石棺,位于北方,凤图案对应的室门则是土司夫人的石棺,两个墓室内部也很是讲究,下面均以两块巨大的石块铺地,头部的石壁上有石刻的牌位,周边雕有花纹,墓室之间则是活动的石门,其上有镂空雕刻。旁边两个石棺则简陋一些,没有牌位,何继明说,应该是陪葬者如妾所用。

墓室外面,是一个大的祭台,四周有石雕望柱、栏板,石板铺地,栏板、石壁均雕刻有花草、瑞兽、团花、云纹等汉地风格图案。

值得一提的是,石室墓葬本身即是土司文化与汉文化融合的实物证据。身处大山深处的咸丰县,宋代以前,所发现的多为自然的崖洞葬或是悬棺葬,这些年,咸丰县坪坝营镇老岩孔村、甲马池镇等地相继发现有悬棺。用石室莹葬,主要是从明代开始的,从崖壁上搬到地上,说明与中原文化更接近了。

● 田氏夫人墓

唐崖唯一的女土司,亲自掌印达四年之久

土王墓的左后方,位置高于土王墓则是大名鼎鼎的田氏夫人墓,1630年,田氏病故,葬于此。不同于土王墓为半地穴式,田氏夫人墓有一个明显的凸起,但其上均为巨大石块覆盖,墓前有石碑与石牌坊,看上去规模宏大,规格很高。而历代唐崖土司中最为著名的土司覃鼎之墓在其旁边,为一封土墓形制十分简单,墓前有八字抱鼓石一对和碑一块。这种反差也是至今未被解读出的地方。

田氏夫人墓碑高1.9米,上面有桌几花纹图案,碑面上方刻字,碑记记载了墓主信息及建造年代。墓碑一侧有一块大的石块可活动,考古人员曾从此入口进入墓室内部查看,“里面是石棺,头朝唐崖河。”何继明说,但此墓尚未被发掘。

特别的是,碑前5米处有一座3米高的四柱三开间石牌坊,显示出田氏夫人墓规格之高。枋前后两面分别刻有“乾坤共久”“万古佳诚”,虽然字迹依然清晰可辨,但这些字却是缺“横”少“人”,如“久”字就少了上面的一横,“佳”字则没有了“人”,“你看这是不是跟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很像,也是爱造字的人。”何继明说。

查阅《咸丰县志》可以发现,田氏夫人是土司王朝时期的一个传奇人物,她本是唐崖土司近邻龙潭土司田氏之女,名彩凤。明万历年间,唐崖、龙潭两土司因边界争端,经常彼此争战,结下了家族恩怨。后来,两土司停止争战,坐下言和。龙潭安抚使将女儿许配给唐崖宣抚使覃鼎为妻。田氏名门闺秀,天生丽质,深明大义。她以大局为重,不计家仇族恨,应允许亲。田覃和亲后,两司化干戈为玉帛,互不侵犯,和睦相处,自此两土司土民安居乐业。

田氏聪慧伶俐,精明能干,执掌司务内事,覃鼎奉调出征期间,田氏主持司内事物,负责安定后方,保证战区粮、械等物资供给,为覃鼎屡建战功给予有力的支撑。现在遗存的唐崖土司城址也是她主力设计和修建的。

田氏和覃鼎,文韬武略,琴瑟和鸣,二人在土司城后玄武山上,亲手种植杉树二株,意为夫妻同偕百年,后人誉为“夫妻杉”。夫妻杉经历了三百余年的风霜雪雨,至今仍枝繁叶茂,高约四十米,雄姿挺立在玄武山上。

据民国《咸丰县志·人物》记载,天启七年,覃鼎积劳成疾病故,其子宗尧袭职,肆行不道,田氏绳以礼法,亲自掌印达四年之久,故专家们将田氏夫人定为第十三代唐崖土司。

然而,女土司并非唐崖土司的专利,何继明介绍,在鄂西地区,还有其他几位女土司,此地仍然保留着浓厚的原始母权制遗风。

土司时期,土家族的婚姻以自由婚配为主,承“中古遗俗,父姬兄妇,配合自由”,已婚妇女悔婚、离婚者并不鲜见,且退婚、离婚并不十分困难,也不受歧视;在社会生产中,土家妇女不仅与男子一同从事农耕生产,而且肩负着繁重的家务劳动。恩施部分土家族地区,至今还保留着过“女儿节”,赶“女儿会”的习俗,妇女不分老少,都穿戴打扮一新,相邀集会,青年男女寻找意中人。

● 大寺堂

田氏夫人曾往峨眉山朝奉,土司城内信仰汉传佛教

田氏夫人传奇的另外一点还在于她对汉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民国《咸丰县志》载,天启年间(1621-1627年),田氏曾率奴婢百余人上四川峨嵋山朝奉,“随侍奴婢百余人,沿途皆为择配。归里后,创建大寺堂,牌楼、街道,焕乎一新。”

何继明介绍,现在保存下来的唐崖土司城遗址多为田氏夫人在位时所规划和建造的,因此城内充满了汉文化标志。如整个土司城的结构为中轴对称式,故宫博物院原院长、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称之为小故宫;“荆南雄镇”牌坊也充满了汉文化特征,无论从四柱三进的形制,还是上面“渔樵耕读”“麒麟奔天”“云雾腾龙”“哪吒闹海”等图案都是民间汉文化的典型图案。

咸丰县民族博物馆内陈列着许多石构建生活器具,多是体型巨大的石缸、石盆,据介绍,多是用来盛水和做装饰所用,器物上多刻有佛教文化中典型的莲花图案,显示出田氏夫人浓厚的佛教信仰,“荆南雄镇”牌坊上还有白象图案,正是普贤菩萨的座骑。

墓葬区之下还有一个专门的宗教建筑大寺堂,也是田氏夫人所建,是其信奉佛教的又一实物依据。从采石场往玄武山方向上山而行,有一条崎岖陡峭的神道,现在虽被修建为观光小道,铺上了平坦的木栈道,仍能感受到其地势天然的威慑,“凭你多大的本事,爬上陡峭的神道,望见端坐庄严的佛像,都得心生敬畏,跪倒在地。”何继明说。

何继明介绍,在现存的遗迹中,大寺堂是保存最好的,早在新中国成立前还保存完好,当地百姓曾描述过它当年的壮观模样:神道之上是一个大的庭院,当年两边都是石雕的菩萨雕像,两边各有一个巨大的放生池,再往上是大雄宝殿,后面则是和尚们居住之地,旁边还有一个和尚的墓葬地。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说,经过初步发掘,可以确定大寺堂为宗教式建筑,说明土司城内信仰汉传佛教,但更多的信息则无法确定。考古队下一步打算对大寺堂进行考古发掘,在文献资料缺乏的唐崖土司城内,唯有通过实物发掘的蛛丝马迹来还原、印证历史。

● 采石场

整个土司城就是一个石头城,石料与生死紧密相随

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唐崖土司城,有一个典型特征,那就是以石为材,土司城内外,以石为基、以石筑城、以石铺路、以石架桥、以石构墓,牌坊、雕刻、墓葬、街道、城墙皆以石为材,整个唐崖土司城就是一个石头城。

地无三尺平的鄂西,因山多石,土民居所日用多与石相关。从咸丰县坐车前往唐崖土司城,一路上皆为玄武岩、砂岩地貌,路边居民住宅多用巨大石块垒成围墙。

唐崖土司城,石材取用也极为便利,遗址中部有大型采石场,沿着陡峭、零落四散的石板路下山,逐渐进入大块石头密集地,普通大小的石头也有一人多高,石场周围栽种着多棵黄桐树,结着青色的果子。

由于年久不用,周围植被繁茂,石头表面结着薄薄的青苔,“你们细看,石头上有楔眼”,有的呈点状,两三厘米深,有的则是条状,这是古人采石工艺留下的痕迹,说明唐崖土司时期仍然采用古代传统采石工艺–用大火烧炙石块,后用冷水浇,使石头受热不均匀炸裂,然后用楔子嵌入裂缝进行锤击,将大块石块进行剥离;再用錾子在岩块上开出一个或一排楔眼,塞入不同规格的楔子。

这里的石质多为黑色和褐色的变质灰岩,贾家沟中段以及牌坊北侧还有红褐色和灰白色粉砂岩,城墙、街道、牌坊、墓葬、衙署区建筑用石莫不来源于此。

生活在山地上的土民祖祖辈辈与石打交道,巨大的、千年不倒、水火不融的石头给了土家人巨大的安定感,久而久之形成了特有的石头崇拜。久居深山的武陵土家人往往视奇形怪状的岩石为神物,在他们心中凡奇必有灵,如恩施江口县快场乡与怒溪乡的三角岩是人们崇拜和祭祀的神灵,官和乡一石柱被人们当观音岩顶礼膜拜。

更为奇特的是石与生死紧密相随,在土家族地区,生用石具,死居石穴。中国早期墓葬绝大多数为木构,从前2世纪至6世纪间,石质结构墓葬开始盛行。而木石的二元对立也渐渐形成,木结构往往供生者使用,石墓葬则为死者、神仙和仙人建造。结果便形成了一个礼制传统和思想观念:石料一方面与死亡相连,一方面与不朽发生了联系。当人们走入墓园,一种恒久的人生感、历史感和宇宙感便油然而生。

15947_b

张王庙

转自长江商报: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2015/07/505361.html

转载请注明:《纷华日盛与尘埃落定:土司制度八百年风雨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