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采用石棺石雕,其石料均来自城内采石场的砂岩。
采石场遗址内,一位当地老人正在收集柴火,挂满绿苔的砂岩依稀可见当年斧凿劳作过的痕迹。
九道拐是唐崖土司城内通往外界的一条密道,修建在坡度接近45度角的贾家沟山坡上。
衙署遗址只剩下房基遗存,明朝竖立的牌坊保存完好。
一位留着奇特发型的孩子在古城内玩耍。
工人们顶着烈日抓紧施工。
鄂西南深山中有一处城市遗址很少被人知晓,它就是唐崖土司城址。
今年7月4日, 唐崖土司城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沉睡的古城再一次被唤醒,就像几百年前唐崖土司们起起伏伏的命运,土司城的建设沿革也历经风雨。古城在沉寂了三百年后,又被推上了新的历史舞台,不同的是,这次将接受来自全世界目光的巡礼。
唐崖土司始封于元末(公元1355年),止于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共历381年16代18位土司。唐崖土司城草创于元末,明洪武 年间因土司叛乱被废,明朝天启至崇祯年间再次繁荣并达到盛极,城市规模最大时达到三街十八巷,现在还保留着当时竖立的“荆南雄镇”牌坊。城址是唐崖土司的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遗存类型丰富,汇集了山地城市、家族墓地等多种社会生活载体,并依托周边的山形、水势构成一道坚固的防御体系,所以被誉为 “荆南雄镇”,是中国城市形态和功能格局最完整的一处土司城址。
盛夏的正午,沿恩施至咸丰的省道驾车来到唐崖土司城,公路正在施工,干燥的路面尘土飞扬。土司城完全掩映在一片苍翠中,十分幽静,与城外的潮 湿燥热形成鲜明对比。城门前立着的石碑显示,这里早在2006年5月就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同之处是,城址门前既无围墙也无售票处,这里几乎没 有游客。城址依山而建,沿着石阶步行向上,依稀能感受到古城原来的模样。石头垒砌的围墙清晰可辨,偶有零星老式木屋间杂其间。木屋里都有村民居住,村民们 在田间和茶园悠闲劳作,场景十分和谐。城内重点遗址均被保护,划分成不同区域,坑洼难行的道路也已铺设了木质栈道。很多工人顶着烈日加紧施工,过不了多 久,一个全新的、现代化的唐崖土司城景区将会向游客开放。
转自北京晚报 http://bjwb.bjd.com.cn/html/2015-08/26/content_307002.htm
转载请注明:《唐崖土司城(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