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地区少数民族及风俗习惯
土家族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土家族主要聚居地之一。在历史长河中,勤劳、勇敢、智慧的土家族人民与汉、苗、白、侗、瑶等民族一道,休戚与共,和睦相处,团结奋斗,为共同开发湘西作出了伟大贡献。
第一节族称来历
一、族称
二、来
民国22年(1933),凌纯声、芮逸夫在《湘西苗族调查报告》中提到:“永顺、保靖、古丈、龙山等县有土人……永、保等县的土人语言属于泰掸语系而藏缅语化,或为古代僚族的遗民。均非苗族。”民国28年,谭其骧在《史学年报》第二卷第五期发表《近代湖南人中之蛮族血统》一文(见《长水集))P361—392),对湘西地区土家族大姓如向、彭、覃、张、田等,作出细致考证,认为这些大姓“为土著而非客籍,而此土著,实为蛮族之已经归化者,亦非先时从他方移来之汉族。”
《摆手歌》的祭祀歌唱词中提到八部大王的名字:敖朝河舍、西梯佬、酉呵佬、里都、苏都、那乌米、拢比也所也冲、搠也费耶纳飞耶,土家人统称他们为八部大王。部落时代的经济生活以狩猪为主,兼以织赉布和酿酒等为生。
秦朝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以后,湘西北土家族地区属黔中郡,汉为武陵郡,土家人民受郡的最高统治者郡守管辖。两晋以后在160多年的南北朝纷争时期,湘西北土家族地区,形式上属于州、郡之下,实际上土家族的各部首领各据一方,自称王侯,自立于南北朝之间。隋唐统一中国以后,唐高祖武德二年(619)颁布“怀柔远人,义在羁縻”①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附则受而不逆,叛则弃而不追”的羁縻州郡制。开元年间(713~741),在湘西北地区设置4个羁縻州郡,即溪州灵溪郡,辖今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地;澧州澧阳郡,辖今桑植、大庸、慈利、石门等县地;辰州沪溪郡,辖今泸溪、吉首、花垣等县市地;锦州卢阳郡,今凤凰县属其辖地②。其中,土家族集中的溪州,授土家族首领为刺史,自理其地。唐朝末期,湘西土家族各部首领分割其地,自立为王,摆脱唐王朝控制。时统领溪州的是土家族首领老蛮头吴着(禾撮)冲,土家人称他为吴王(即禾王,狩猎头领)。五代时,将溪州分割为上、中、下溪州,又有龙赐、天赐、忠顺、保靖、感化、永顺、懿、安、远、新、洽、富、来、宁、南、顺、高等20州,各州首领自署刺史,自王其地。土家族首领彭士愁为下溪州刺史兼静边都誓主,统领20州。湘西北土家族地区,已形成各州联盟的实际上的小王国。
第二节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这种语言叫pitsisa(毕兹煞)。
一、创制《土家语拼音方案》
1983年春,为发展土家聚居区的文化、教育,开展土家、汉双语教学和承传民族优秀文化,吉首大学民族研究室土家族学者彭秀模、叶德书,接受人代会期间龙山、永顺、保靖、古丈及州直一些代表的意见,按照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创制少数民族文字的原则和土家语北部方言的语音系统,以龙山县苗儿滩镇为标准音点,创制《土家语拼音方案》,邮寄国内130多位语言学专家、教授,并征求意见。这年秋,彭秀模、叶德书综合各专家教授的意见,对《土家语拼音方案》进行修订,1984年1月在《吉首大学学报》公开发表,得到国内语言学家的肯定。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语言研究所将这个拼音方案编入《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字》一书出版,向国内外发行。
1986年5月,州教委成立双语双文教学实验领导小组,组长龙文玉(州教委主任)。此后,州教委和吉首大学商定,由州教委每年拨实验经费2万元,吉首大学抽叶德书在龙山县坡脚完小主持“土家?汉双语双文接龙教学实验”。到9月3日,第一轮“土家?汉双语双文接龙教学实验班”招收的42名年满6岁、操土家语的儿童入学前班,分别在坡脚完小和报格村校开学上课。学前班儿童用一年时间学用《土家语拼音方案》编写的《土家语课本》(一、二册)。《土家语拼音方案》与《汉语拼音方案》有75%的相同,仍有25%的相差。为了使儿童将直呼土家文的能力转变为直呼汉语拼音能力,实验班进入一年级的第一、二周,将汉语拼音中有而土家文中缺的声、韵母补上,同时将土家文的调号转为汉语拼音的调号,使其能迅速地阅读“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材。由于儿童直呼能力强,能超前阅读。既丰富了汉语词汇,也扩大了识字量。九省教材,只要求一年级识300个汉字,坡脚实验班,人平识汉字283个,个别识字800多个。儿童掌握了两种语言在结构顺序上的换位部分和换位规律,一年级的儿童能流利地说一口普通话。用同样作法,在坡脚乡报格村办扫盲班,吸收青年文盲25人,通过半年的夜校学习,他们不仅脱了盲,而且能用土家文写信、宣传法律和科普知识,还搜集近20万字的土家优秀的民间文学资料。
第三节
湘西土家族,跟其它民族一样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尽管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有些古风旧俗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但是体现土家族主要特点的风情习俗,仍然较为系统、明显的保存着。
一、居
湘西土家族村落,在“改土归流”之前,几乎是单一民族的氏族村落,同姓同宗为一寨,以姓氏作为寨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亲友的迁入,逐渐形成杂居,多以地名作为寨名。
二、服
湘西土家族服饰,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土司时,男女服饰不分,皆为一式,头裹刺花巾帕,衣裙尽绣花边”。男女“喜垂耳圈,两耳累然,又有项圈、手圈”。①布料多为“家几布”,绣以五彩斑烂之色,史称溪布、峒巾、土锦,现称土家织锦。
三、饮
土家族地区山多田少,食粮以稻谷、玉米为主,杂以小米、红苕和洋芋。煮饭一般是用铁鼎罐架在火坑里的铁三脚架上煮熟,灶房只是在热天或人客多的时候使用。饭食品种很多,土家族人最爱吃的是粑粑,俗话讲:“二十八打粑粑。”粑粑品种有糍粑、苞谷粑、麦粑、荞粑、粉粑、碱粑和油粑粑。糍粑即糯米粑粑。将糯米洗净浸泡一晚,捞出沥干水,上甄蒸熟,乘热搂进石臼,二人飞动木制粑锤打稠,捞出在沾满茶油的木板上稍揉,捏成拳头大小的团,用另一木板压平,形如薄饼,小者似碗口,留以自吃,大者似盆,拜年送人。糍粑稍干后浸泡水中,到农历三四月间也不变味,若用油泡,可至对年。食法有油煎、油炸、水煮、火烤。过年喜食“合饭”:把多种蔬菜、肉类切碎拌糯米或小米,用甄子蒸熟。春社做“社饭”:将腊肉切成细颗,与糯米和蒿子合蒸。“团馓”是延客送礼的佳品。深秋时节,把糯米蒸熟压成薄饼,点以品红、品绿,晒干做成生团馓。用油炸酥,既脆又香,冲以糖开水,解馋去渴;生团馓煮鸡蛋,是妇女“坐月”时的上等补品。菜食种类较多,最喜辣椒、酸菜、腊肉。辣椒,是土家族人常食之物。“五味喜辛,每食,不离辣子。盖丛岩邃,谷l,水泉冷冽,岚雾薰蒸,非辛不足以温胃和脾,故群然资之。”①辣椒加工,最具特色的是酸辣子和糟辣子。酸辣子是将红鲜辣椒拌玉米春细粉粒,装于扑水坛中,半月后可食,食法有干炒、水煮;糟辣子是将红鲜椒切碎,加生姜、花椒和盐,密封坛中,既可直接食用,又可作佐料。酸菜,是土家族常用的大宗菜。几乎各种蔬菜都可以制成酸菜,如青菜酸、萝卜酸、洋姜酸、豇豆酸、大蔸菜酸、苞谷酸;肉鱼之类加点糯米粉或小米粉,放入坛中密封,制成酸鱼、酸肉、酸肠子,用油煎炒,十分可口。酸菜开味助消化,深受土家人喜爱,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几个或十多个酸菜坛子,一年到头,餐餐不离酸。腊肉,更是土家人最喜爱的菜食。进入腊月,家家户户杀年猪,一般之家杀一头或几家合杀一头,富有之家杀二头。鲜肉裹食盐、花椒、五香粉,在缸内腌10天左右,挂在炕上慢慢熏干,夏季埋于谷堆储存。其肉色红,味香,十分可口,是逢年过节,款待贵宾的佳菜。食用时切成手掌大小,以示待客热情。
四、婚
五、丧
岩墓葬。唐代张孺在《朝野佥载》日:“五溪蛮,父母死……尽产为棺,于临江高山半岩凿龛以葬之”。同治《保靖县志》载:“仙人木,在县北乳香岩河岸,绝壁上洞口横有木箱一个,名日‘仙人木’。”《永顺县志》亦云:“仙仁棺在南谓州,悬棺石壁,不知年代”。光绪《龙山县志》、《古丈坪厅志》、《湖南通志》,对酉水流域的岩墓葬都有类似记载。酉水流域已经清理的岩墓葬就有20多座。在南渭州岩墓中出土“崇宁重宝”、“天圣元宝”两枚宋钱,表明岩墓相当一部分是宋以后所葬。
六、节
土家族的节日有春节、清明、四月八、端午、六月六、七月半、中秋、重阳等,尤以春节、四月八、六月六为甚。
七、信
八、禁
土家族过去禁忌甚多,大都与迷信鬼神有关,其内容大体可分为:
日常忌事。礼俗方面:禁在孕妇家里随意动土、钉钉子、搬床铺,怕惊动胎儿坠胎;禁坐大门坎,说是欺主;不准客人同闺女开玩笑和坐在一条凳子上;不准吃饭端着饭碗站在别人的背后吃,使别人“背时”;七月蛇进屋不能打,只能赶走,说是祖先的化身等等。在生活上:不准用灶煮狗肉,说是侮辱灶神;不准用脚踩灶和坐在灶上以及将衣、裤、袜、草鞋等物放在灶上;不准踩三脚;不准把死鸟带进屋;不准把锄头扛在肩上和挑空水桶、空粪桶进屋;不准把畚箕倒扑在堂屋里,这是埋人的迹象;不准在屋里吹口哨、打呜砰及敲锣打鼓;禁将在外面死的人抬进屋,就是老祖宗,也只能在屋外边停柩待葬,说是野鬼见不得家神;不准未婚青年男女吃猪蹄叉,说吃了找不到对象;不准小孩吃鸡爪爪,说是写不好字;草医忌吃狗肉和五爪兽肉,否则药就不灵,等等。
苗
苗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众多,分布辽阔,有着光辉灿烂的民族历史文化及独特的风情习俗。湘西苗族属其中之一部。
第一节
一、族
据有关历史记载,苗族是古代三苗的后裔,三苗又是“九黎之后也”。①《说文》云:“苗,草生于田。从草从田”。段注:“按:苗之古训,禾也”。苗族称为“苗”,始于三苗。据考,三苗是我国古代最早培植水稻的先民之一,“苗”之族称实与其栽培水稻的历史有关。湘西苗族学者石启贵解释道:“苗者,即田间之秧苗也,禾之未秀之义,如植物初生,尚未发育滋长,表示其弱小之意。有说此族,从事耕凿,经神农氏之稼穑,以艺百谷而得名。”②
经专家们研究认定,操中、西部方言的苗族自称均是苗族族称的同音意译,从这个意义上说,“苗’很可能就是苗族自称的汉字记音”。
湘西苗族操东部方言,自称“果雄”或“仡雄”,或记为“果熊”或“仡熊”,简称“雄”或“熊”。部分专家认为这一自称与“模”、“蒙”在语音上有对应关系,从而也很可能是“苗”的转音。但部分专家认为:“湘西苗族自称仡熊,是认为自己是老熊绎公公传下的后代。
二、来
自九黎失败南迁,经三苗的西迁,秦汉至隋唐、明清等多次重大迁徙,湘西州苗族的来历通过历代的口碑资料,神话般地传承于世。
第二节
一、概
(一)语言湘西苗族共同使用的语言是苗语东部方言一一湘西苗语。
二、苗
(二)古丈苗文
古丈苗文,见于清光绪丁未年所修《古丈坪厅志》卷九上,其造字方法与板塘苗文基本相同,只不过“随意取形”更为明显。如:(天)、(云)、(龙)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创制的苗文已在湘西州部分苗区试验推行,取得一定的效果。
第三节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苗族在服饰、节庆、婚嫁、丧葬、娱乐、礼节、禁忌、饮食等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一、服
二、节
4.看龙场。每年从农历三月谷雨那一天算起,逢辰便是看龙El,习惯称做看头龙后十二天又轮转到辰日,再逢看龙之日,男女老少,均休息一天,踊跃参加。若在这天干了农活,就属于犯忌。因此,苗族人民对于“看龙”的事,非常重视。
三、婚
湘西苗族一般是一夫一妻制,1949年以前,个别富户或女方无生育能力的人户,也有一夫多妻的情况。50年代后,男女均按新婚姻法缔结婚姻。
过礼后,便可选择佳期娶亲。娶亲队伍走到女家门口,主人首先要关门“拒绝”客人,屋内主人和屋外客人互相比赛放鞭炮。鞭炮放完后,娶亲的人用钱一包从门缝送入门内,叫做“开门礼”。关门的人接受开门礼后,才将大门打开,迎接客人入室。客人进屋,休息一会,吃过饭就发亲。新娘整装完毕,要由胞兄弟(堂兄弟)背着上轿。新娘坐轿去男家,除亲属陪同外,还有若干女友伴嫁。特别要请两个儿女满堂的妇女做“引亲娘”。引亲娘手拿布伞,走在前面,开路驱邪。另外还要请歌师、歌手一同前往,作为娘家的代表参加赛歌。娶亲人和送亲人走到男家门口时,要将轿子放下,经合事用鸡“断煞”后,才能请新娘下轿。新娘进屋前,男家门口必须烧旺火一堆,用来象征吉祥兴旺。有的地方,还要在进门处放一只篾筛,陪伴新娘的女子绕筛而过,只有新娘踏筛而入。众多的青年女子,全都身着盛装,哪一个是新娘,经筛子一“筛”便一清二楚。新娘踏筛进屋后,一直走到地楼火坑边面朝内坐下。主婚人便筛两碗酒放在桌上,斟酒一杯,肉一片,送新郎新娘共饮共吃,表示二人合好不分彼此。吃过肉酒后,又送洗脸水一盆,这种水是用草药煮过的,用来洗脸,据说可以驱除一切恶煞凶神。洗毕,主婚人唱“合事歌”一首,祝愿新郎新娘。歌词大意是:夫妻合好,地久天长。女是太阴,男是太阳,日月同明,诸事吉祥。口合口,心合心,夫妻相合齐眉同到老,百子千孙福寿荣华……
唱完“合事歌”,婚礼完毕。当天,新娘可同女伴出外观游,熟悉寨情,但不能走到与男家同姓人的家里去。吃过晚饭,等到夜幕降临后,便开场唱歌、娱乐。一般习惯由男方歌师唱起,女方歌手应和。两方歌师所唱的歌词,开始时互相谦让,接着互相争胜。唱到深夜的时候,为使众多听众振奋精神,双方歌师不唱正歌,而是互相挑逗、取乐。于是唱出的歌词有互相嘲笑的,有猜谜语的,有讲故事的,说古道今往往引得座客哗然大笑。此时,男家主人散杷粑或煮甜酒给客人和听众宵夜。宵夜后,唱收场歌,大家散去休息。第二天,早餐以后,又唱客饭歌。一直要唱三天三夜,才算完毕。新郎新娘在这几天里,只是见面而不能同宿。满三朝后,清早起来,新娘挑水一担倒进水缸,表示自己从此在夫家殷勤劳作,决不偷懒让人耻笑。有的地区,男家的亲族为了表示盛情,常常留客吃饭,一家一餐,苗语叫做“农列上”或“农列高”,意思是“吃排村饭”,一般说成“排家饭”。有时亲族人多,请客吃饭的户数也就多。弄得客人一天要吃七、八餐饭,常常是,这边刚放碗下桌,那边又喊吃饭喝酒,实在是应酬不暇。“排家饭”越多,客人停留的日子越长,娘家就越满意。
四、礼
五、丧
湘西苗族一般实行土葬,只对麻疯患者实行火葬。成年人用杉树棺木敛尸,未成年人用木匣敛尸。寿终正寝的老人,要先用桃树叶或水菖蒲煮水洗澡,然后穿着寿衣上柳床,再入棺。棺木放在堂屋正中央,停柩三朝后,才能上山安葬。灵柩上山,要由后辈家找一个年纪最大的人,拿着火把在前面引路。抬丧不走弯路,逢山翻山,遇水趟水。送亡者上山安葬后,凡是踩了新坟地的人,一律要返孝家。孝家门外放米饭一碗,每人都要取一粒放入口中,然后吐出,吐饭之后,才能回己屋。
六、禁
七、饮
八、祭
其他民族
一、回
瑶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与苗族有着十分密切的亲缘关系。瑶族和苗族在语言上同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在族源上均为“三苗”遗民,“盘瓠之裔”。①自“三苗”集团战败后,瑶族被概于诸蛮夷之称中,或称“蛮瑶”,或“苗瑶”并称,直至清代仍见之于史籍。瑶族迁入境内的时间应与苗族相同,于此有民间传说和古迹可证。在苗族古歌中,常提及几个“代雄代夷”自洞庭、彭蠡湖区沿河而上,迁至五溪地区定居。“代雄”无疑是指苗族先民,但“代夷”似非“代雄”的同义词,而是指的与苗族有着兄弟亲缘关系的其他原始民族,当包括瑶族先民。今泸溪县是他们古代的主要聚居之地,史云:“辰州府泸溪县,旧有峒头、鸾团等二十五寨”,②宋代开辟九溪十八峒,因难以忍受封建统治阶级的征讨、压迫,遂大部南迁至境外其它地区,部分西进至今龙山、吉首、保靖等县市境内,繁衍至今。建国后,又有少数瑶族同胞因工作分配或从事农商工贸职业而迁入。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州共有瑶族1,922人,分布于州内的8个县市,主要定居在保靖、龙山、吉首等县市。瑶族有着盘瓠崇拜的习俗。因泸溪县是其古代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所以至今那里留下了大量的盘瓠崇拜的神话传说和古迹遗址。以地名而言,就有辛女岩、辛女溪(又叫“寡婆溪”)、打狗冲、流狗滩等20余处;《泸溪县志》中载入的有关古诗文多达数十首;民间传闻均载入泸溪县新编三套集成卷中。但现今瑶族全县仅有5人,但其远古遗风反倒比苗族聚居地区更为浓厚,这不能不是瑶族留下的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古代瑶族,“椎髻跣足,衣布斑斓布褐,……各自以远近为伍,以木叶覆屋。种禾、黍、粟、豆,杂以为粮,截竹筒而炊。暇则猎山兽以续食。……岁首盘瓠,杂揉鱼肉酒食于木槽,扣槽呼号,群舞以为礼。十月朔,各以聚落,祭都贝大王。舅女成列,连袂相携而舞,谓之踏瑶歌。……乐有卢沙(芦笙)、铳鼓、胡芦笙、竹笛之属。其合乐时,众音竟哄,击竹筒以为节。……”逊)1949年后,州内瑶俗多有改变,傍土家则从土家俗,傍苗则从苗俗,傍汉则从汉俗,但亦保留一些民族的勤俭朴实的良好风俗
摘自楚山无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e988440102v2bb.html
转载请注明:《湘西地区少数民族及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