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土司简史》

永顺宣慰司
永顺土司自彭师裕起,至彭肇槐于雍正六年改土归流止,袭职者三十二,其中有兄终弟及者,共二十五代,其世系如下:
彭师裕——允林——允殊(弟)——文勇(允林子)——儒猛——仕端——仕羲(仕端弟)——师晏——师实(师晏弟)——福石冲——安国——思万——胜祖(思万弟)——万潜——添保——源——仲——世雄——显英(世雄孙,其父瑄未袭先卒)——肇桓——肇相(肇桓弟)——延椿(肇相无子,延春为元锦弟元镇子)——泓海——肇槐

永顺宣慰使司属三州
1.南渭州
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清军进入辰州,知南渭州彭应麟随永顺司归附。后于雍正年间与永顺司一道改土归流。
南渭州土司世系元以前已失传,自明彭万金起,族谱才有系统记载,其世系为:
——彭万金——金胜——什才——律怒(什才弟)——可宜——始主俾——清(始主俾弟)——惹即送——定(惹即送弟)——慨主俾——良臣——章——世忠——正——应麟——应麒(应麟弟)——凌高——宗国

2.施溶州
明立,以施溶州隶永顺宣慰司,田健霸为土知州。自健霸以下,施溶州土司世系延续不断,直至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其世系为:
田健霸——金隆——建贤(金隆叔,健霸弟)——旺——广(旺孙,旺子润未袭先卒)——贵——荣(贵弟)——万年——可多——稔——茂年——茂禧(茂年弟)——永丰

3.上溪州
上溪州辖地大致为今龙山县地。五代、宋时期,上溪州为北江流域羁縻州之一,为彭氏所据。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上溪州刺史彭文庆供水银,黄蜡入朝。景佑年间,下溪州刺史彭世羲子师宝、原知忠顺州,后屡上诉求知上溪州,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以彭师宝知上溪州。
()语,张麦直踵应担任着相当的职务。也许是宣慰使彭添保鉴于张氏势力,为笼络其为己所用而采取的一种手段。顺治四年随永顺司附清。
张氏土司较完整的世系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71年)袭职的张友谦起:
张友谦——安——信——宗保(信孙)——大本——良辅——凤来——之本——汉卿——汉儒(汉卿弟)

 

永顺宣慰司属六洞长官司
1.腊惹洞
今永顺王村、保坪、高坪等地。腊惹洞宋以前无考。元属思州,以向孛烁为洞民总管。明代腊惹洞改属永顺司,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腊惹洞长谋古赏连年攻打酉阳宋农里、石提洞、后溪等地,总兵萧绶率兵围剿,谋古赏愿罚人马赎罪而息事。这是腊惹洞见于史载的唯一事件。顺治四年归清。其向氏土司世系自向孛烁以下为:
向孛烁——士贵——忠——源(忠弟)——胜祖世龙——銮——本良——九能——仕朝——中泰——中和(泰弟)

2.麦着黄洞
今古丈县茄通等地。麦着黄洞宋无考。元为麦着土村,属思州。黄麦和踵任洞民总管。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麦着土村归明,改村为洞,属永顺司辖。洪武五年,升洞为长官司。顺治四年归清。该司世系自黄麦踵和以来为:
黄麦和踵——答谷踵——大洛踵——珍——先——胜——金(胜孙)——延正——相——世忠——诏升——正乾

3.驴迟洞
今永顺县松柏、羊峰、西米等地。驴迟洞宋无考,元属思州,向达迪为洞民总管。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向达迪子尔莫踵附明,明升洞为长官司,隶于永顺宣慰司。顺治四年,向光胄降清,清沿明建制仍为长官司,至雍正时改土归流。其世系为:
向达迪——尔莫踵——敬(尔莫踵孙)——麦帖踵(敬弟)——安——阳——承勋——天麒——世臣——光胄——锡爵(胄孙)

4.施溶溪洞
今永顺长官、回龙及永茂部分地区。其洞宋属下溪州,元属思州所辖会溪、施溶等处。汪良在元末时任巡检职,自此始汪氏得以执掌施溶溪洞。洪武三年,改施溶溪洞为长官司,仍以汪氏为长官。顺治四年归清。其司自汪良以下世系为:
汪良——通——彪——隆(彪弟)——忠——相(忠孙)——汝海——龙——源清——世忠——国仕——文珂

5.白岩洞
今龙山县西北部。白岩洞宋属上溪州。元设白崖洞长官司,隶于新添葛蛮安抚司,张耶律任洞民总管。明仍为长官司,改属永顺宣慰司。顺治四年归清。其世系为:
张耶律——海砂——吉和——麦依——继忠——世业——大才——四维——四教(四维弟)——应斗——忠略

6.田家洞
今古丈县断龙、官坝等地。宋属下溪州,元设洞,田胜祖在元末任洞民总管。洪武三年附明,明设田家洞长官司,隶于永顺宣慰司。顺治四年归清,田氏世掌其地至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其世系为:
田胜祖——麦依送——麦和送——胜——麦答送——畴——梭亚西——有旺——有成(旺弟)——德——兴邦——兴禄(兴邦弟)——晋玉——荩臣
保靖土司
保靖土司地域为今保靖、花垣及凤凰、龙山部分地区,其建制计有一宣慰使司、三长官司。
一、保靖宣慰使司
    清顺治四年,恭顺王孔有德进驻辰州,保靖宣慰使司彭朝柱差舍巴彭伦、丘尚仁等备册籍赴营投诚,清廷特“诏赐龙牌嘉之,领职如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彭御彬袭司位,舍巴彭泽蛟与弟彭泽虬合谋,欲夺司位。导致保靖司内乱。雍正二年,御彬以追辑泽蛟为名,与容美田旻(mín)、桑植向国洞等抢劫民财,激起民愤。雍正六年,清廷以此为借口,改土归流,其地改设保靖县。
其司自彭师暠(gǎo/hào)至彭御彬止,袭职者三十八任土司,其中有兄终弟及者,共三十四代。其世系为:
彭世暠——允禄——文通——儒毅——仕隆——从云——翼——凌霄——邦宏——勇——泰定——师孔——定国——思善——本营——齐贤——博——延珪(guī)——世雄——万里——勇烈——药哈俾——勇杰(勇烈弟,因药哈俾被杀,无嗣而继位)——南木杵——显宗——仕垅——翰——九霄——虎臣——良臣(九霄次子,因兄早逝无嗣继位)——荩臣(九霄三子,因良臣无子继位)——彭白氏(荩臣妻,荩臣子守忠病卒,守忠妻杨氏遗腹子求未生,彭白氏奉文管理印务,署司事)——养正——象乾——朝柱——鼎——泽虹——御
二、两江口长官司(大喇巡检司)
大喇巡检司虽由流官主事,但彭氏土舍一直沿袭不断,至雍正十三年,改大喇司为大喇里,隶于龙山县。最后一任土舍彭御桔改授把总职。
其司长官及土舍世系为:
彭莫古送(即麦古踵)——大虫可宜——忠——武——胜祖——世英——惠——志显——()忠—— 一正——应——楚——景——泽永——御椿——御桔(椿弟,因兄早卒无子袭)

 

三、五寨长官司、筸(gan)子坪长官司
1.五寨长官司
清立,仍沿袭明制,设五寨长官司“担承苗疆之责”。康熙四十二年,清王朝对苗疆大规模用兵,长官司田宏天因筹粮助剿不力,被巡抚赵申乔奏请裁革,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8年),削职改土。雍正年间,被遣发至河南省。
其世系如下:
田儒铭——茂文——仁惠——宏毅——祖袭——宗勳——庆冤——兴邦——应鳌——景寿——儒英——茂壁(英次子,其兄茂藩早夭)——仁政——宏天

2.筸子坪长官司
辖地在今凤凰县境内,司治凤凰筸子坪。
筸子坪长官司田氏世系为:
田儒铭——茂武——仁矩——宏谟——祖经——宗玺——庆源——兴爵——应兰——景逢——儒玉——茂鼎——仁心——宏基
一、桑植宣慰司
清顺治四年,桑植司附清,被授原职。雍正初年,在职宣慰司向国柱被其弟向国栋所杀,向国栋篡 职,并与永顺、容美、茅岗各土司仇杀,民不堪命,民怨沸腾。雍正四年,桑植司土经历唐宗圣与国栋弟国柄一道赴武昌告发国栋杀兄夺职之事。国栋以罪徙河南, 桑植司也因之而改土归流,其地设桑植县。
其司世系自向仲山以下为:
向仲山——思富——万成——永政——宽——世英——经——绶(经弟)——仕禄——宗政——忠和——承周—— 一贯——暹(xiān)——鼎(暹弟)——长庚——国柱——国栋(柱弟)
桑植宣慰司亦有三州六长官司,三州曰安,曰龙潭,曰化被;六长官司司名无考。县志载曰,均有名无地。

 

二、柿溪宣抚司(上峒长官司、下峒长官司)
明朝初年,邓愈平散毛、柿溪、赤溪等处、柿溪宣抚司附明。宣德初年,宣抚向仕金卒,其子仲贤、仲贵分领。两司治分别为上峒街、下峒街。明万历二十八年,上峒长官司向秉忠征播州杨应龙有功,明授其宣抚职。但秉子得禄则只得袭长官司。崇祯年间,上峒长官向国栋也因功特加宣抚衔,然司则未升。康熙二年,上、下峒长官司归清。清依然设二长官司。雍正十三年(1735年)纳土归流,两司长官分别改任世袭把总职。
柿溪宣抚司世系:
向武克——万明——万才(明弟,因兄无嗣袭)——永通——世禄——天福——安定——仕德——仕金(德弟,因兄无嗣袭)
自仕金以下,司分为二,其上峒长官司世系为:
向仲贤——世雄——荣宏——定邦——瑶长——友芳——世奇——秉忠——得禄——国栋——九鸾——元钦(鸾孙,父早卒袭)——玉衡
下峒司世系为:
向仲贵——广(贵孙,父早卒袭)——勇——显宗——忠葵——天爵——国用——怀忠——德隆——化龙——曰葵——鼎臣(葵孙,父早卒袭)——良佐

 

三、茅冈安抚司
    顺治四年,茅冈土司附清,仍袭原职。吴三桂叛清之时,其部曾在茅冈开矿炼铁,由于树木砍伐过滥,造成茅冈司境内驻马溪水土流失,罗塔坪等地被水冲沙压,良田变为沙滩。土司覃荫昌乘机占据永定卫教字垭,中湖及慈利县蛮儿河等地,引起境内外争地战争连年不息。后茅冈司又与桑植司连年仇杀,人民困苦不堪,怨声载道,清廷借机施加压力,雍正十三年,末代土司覃纯一献土改流。清朝授其世袭千总职,茅冈司地入永安卫。
其世系为:
覃添佑——文聪——朝——仲春——昊——良佐——尧之——承坤——宗伊——瞻廷——荫祚——洪治——纯一

四、慈利安抚司

 

一、容美宣慰司
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土司田即霖附清,清仍授其宣慰使职。田旻如袭职之时,因不听地方官府之令,曾被巡抚赵申乔以“放肆”之名劾奏,朝廷给予原宥。雍正十一年,湖广总督迈柱又列款参奏容美土司罪状,清廷令土司田旻如赴京问讯,并发兵压境。田旻如移兵于平山寨,与清兵抗拒。后石梁张彤柱等人不听田旻如之令,并以兵相逼,田旻如畏罪于十二月十一日自缢身亡,其司十八颗部印徽于荆州。雍正十三年,清廷改容美司辖地为鹤峰州。
其世系自元末田光宝以下为:
田光宝——胜贵——潮美——保富——镇——秀(镇弟,因兄无嗣袭)——白俚俾——世爵——九霄——九龙(霄弟,谱载九霄病危,因子不才,遗命九龙袭)——楚产(九龙孙,其父宗俞未袭先卒)——玄——霈霖——即霖(霈霖弟,因兄无嗣袭)——甘霖(即霖弟,因兄无嗣袭)——舜年——丙如——旻如(丙如弟,因兄残暴被清廷撤职而袭)

 

二、容美司属四长官司
2.五峰石宝长官司
五峰石宝长官司曾有几次较大变故。明宏治十八年,长官司张昊助容美司白俚俾杀父兄夺职,后篡位弑父之事被明廷察觉,白俚俾被处死,田世爵袭容美司职后,杀张昊,以远族张世英为五峰石宝司长官,此其一;其二,明末农民军曾长期活动于鄂西,占该司地,毁其司署,长官张福谦曾在宜都之十家岭、宋家冲等地流离十余年,终死于白岩坪,其子彤越袭其虚职。后农民军失败,张福谦之弟张六谦重回旧地,“整饬招徕”,以自己儿子彤绍袭长官职,五峰石宝司才告复立;其三,清康熙甲寅年,容美土司田舜年携张彤绍及其亲属,锢于彭家湾,而以自己的第三子田耀如任五峰安抚,以张六谦任石宝长官。自此,五峰安抚为田姓,而张姓土司仅以长官名辖石宝,深溪等地。
其司世系为:
张友富——仲山——再武——承忠——昊——世瑛——朋——庭玉——彬——应龙——之纲——之纪(纲弟,因兄无嗣袭)——福谦——彤越(谦子,福谦流浪在外死,彤越在外袭位)——彤绍(六谦子,因彤越袭位全得其叔六谦支持,故彤绍得袭司职)——六谦(田舜年因彤绍等,以六谦为石宝长官)——彤柱(绍弟)

 

3.石梁下峒长官司
辖地在今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境之南部。土司姓唐。
唐姓确立其在石梁下峒的统治应在元末。“石梁唐元德者,黄册开云,伊司一世祖,俱在元夏之间,本为石梁、下峒长官”。明末年间,因土司唐承祖“助饷频年,剿贼护藩”有功,而得授安抚职。康熙年间,容美土司田舜年持强杀死石梁土司唐公廉,以自己弟弟田庆年任石梁安抚职,唐姓土司仅以长官职辖下峒、平茶等处,以奉司祀。
其世系为:
唐元德——福光——朝文——永恭——思显——渊——世冠——胜富——正——本龙——宗尧——文选——承祖——居仁——公廉(仁弟,因兄无嗣袭)——公正

 

4.水浕源通塔坪长官司
辖地在今五峰与鹤峰交界处,土司唐姓。据田舜年《水浕安抚使司》所载,唐赛龙为其司一世祖。水浕源司原属施州散毛宣慰司管辖,因其地远散毛而近容美,所以容美司以自己所管辖的沙溪等地与散毛司交换而改属。明朝末年,土司唐继勋联合石梁唐公廉与容美司仇杀,竟使两地“杀其夫而鬻其妻子者,不下万余人,数百里人烟殆绝”,使社会经济遭到较大破坏。清立,水浕源通塔坪司附清,教授以原职,但与容美司仇杀仍未停息。后田舜年杀死唐继勋,改立唐迂隆为通塔坪长官,以奉唐氏祀。而在水浕源等地立安抚司,由田氏执掌。
其世系为:
唐赛龙——海权——兵——思文——祖录——应日——宗宪——镇邦——继勋(邦次子,因兄卒而袭职)——迂隆(继勋住,因继勋被杀,而改袭通塔坪长官司)

三、容美其他长官司
1.长茅长官司
施南土司
    一、施南宣抚司
辖地大致为今利川市西南,咸丰县东北及宣恩县北部,改土前司治在今宣恩县城,土司覃姓。
施南土司司治变动较大,初设于青岩(今利川市青岩乡),后徙于夹壁(今利川市夹壁乡),明洪武二十三年,覃大胜与诸土司抗明,又徙司治于龙孔(今利川市共和乡)。二十七年,明军败覃大胜等土司军队,龙孔等地遭摧毁,重建时,司治迁至今宣恩县城。

其世系为:
覃汝先——伯坚——普诸——耳毛——川龙——大胜——添富——进——彦升——泰——兴亮——圭(guī)——璋(圭弟,因兄无嗣袭)——良臣——宜洪道——福——懋(màO)()——彤(()之弟懋先之长子)——龙光——禹鼎

 

二、 施南宣抚所属四安抚司

1.东乡五路安抚司
其辖地在今宣恩县境内,司治长潭河东乡镇。

2.忠路安抚司
辖地在今利川市境内。
忠路土司覃姓。据《忠路土司世系》所载,大胜有子添富、添贵、添荣、添华。添贵于永乐五年分袭忠路安抚使司。但据《施南司谱》、《明史》等载,添贵则为金峒安抚司,添荣之子覃英为忠路安抚司。今以《明史》等说列其世系:
覃英——飞雄——德明——万勇——正纲——大宁——云秉——宾化——奇勋——进孝——承国——世藩——建候——梓楚

3.忠孝安抚司
辖地在今利川市境内,司治初为旧司坝,曾徙老司城,改土前司治忠孝村。其地元初为大奴勾管等峒长官地,至正十一年改为忠孝军民府,十五年改为安抚司。明玉珍据蜀时改为宣抚司。明立,洪武四年,在此地立长官司。因土司田耳毛(一曰田墨施)平施州苗判有功,旋升为安抚司。二十三年,忠孝司与覃大胜结盟叛明,兵败司废。永乐五年,忠孝故土官田正英招徕蛮民三百户,与镇南长官覃兴等赴朝,乞袭旧职。明廷重设忠孝安抚司,以田英执掌,隶于施南宣抚司。嘉靖年间,因忠孝司把事田方等数十人伪称人贡,扰乱驿传,兵部议罪改安抚司为长官司。清康熙八年,忠孝司复为安抚司。雍正十二年改土归流。
其世系为:
田耳毛——敬——子春——英——兴虎(英次子,兴龙弟,因兄外逃而得袭位)——国——自辅——录——永半——京——昌祚——璋——(祚次子,因兄田瑶早夭而袭)

 

4.金峒安抚司
辖地在今咸丰县境内,司治咸丰黄金洞。

 

二、散毛宣抚司
辖地为今来凤县及咸丰、宣恩两县的一部分。司治在来凤猴栗堡。
散毛宣抚使司为覃氏执掌,据《覃氏族谱》记载,覃墨来送为其始官之祖。宋仁宗时,覃野毛任宣抚使职,自此以下,覃氏得以世掌其职。但自宋至元朝,覃氏承袭者见于史载较零乱,宋有覃文猛、覃汝先、覃伯坚、覃谱绪等,元有勾答什用被授以蛮夷长官,覃顺为散毛峒主,覃全在为散毛、誓厓军民宣抚使司宣抚使,,覃野旺为散毛宣慰使司都元帅。明初,因向天富叛乱,散毛司被废。永乐年间又复设,但降为长官司,旋升安抚司,以覃友谅执掌,自此下,其司承袭者见于史载才连绵不绝,其世系为:
覃友谅——本林——显宗——斌——国珍——()玉鉴——可达——青霄——冲霄(青霄弟,因兄无嗣袭)——勋麟——鸿基——煊
2.大旺安抚司
辖地在今来凤县东部,司治今来凤县旧司。
大旺安抚司由田姓执掌,田驴蹄什用元代任大旺安抚使,为其司立之始。永乐五年田应龙领明节字四十号铜印一颗,康熙五年,田安国换印,领清印信一颗,改土归流后,田氏以世袭千总职徙居孝感县。
田驴蹄什用——应龙——敬——友富——政——大胜——清——养民——得玉——永半——永爵(丰弟,因兄卒后兄子年幼而代任视事)——安国(永丰子)——玉(安国侄)——正元
3.散毛司属五长官司
东流蛮夷长官司司治在今来凤县东流水,其司世系为:
田铭——献章——玉壁——兴仁——尧封
腊壁蛮夷长官司司治在今来凤县腊壁司。元代曾升为安抚司,明初仍袭元制,后因蛮乱而被废。永乐四年,复立时降为长官司,颁给湖字三百一十八号铜印。清仍为长官司,颁康字一千八百一十六号印信。其司自田大旺为首任。
其世系为:
田大旺——兴——耳毛送——大古——祯——大金——奎——宗尧——洪——秉龙——禄龙(秉龙弟)——万锺——琦明——朝柱——俊德——封疆
卯洞司司治今来凤安抚司,土司自元末向贵什始。
其世系为:
向贵什——喇喏——那吾——大踵——龙——景春——政——明辅——位——同廷——南——子坤——子藩(坤弟,因兄子年幼而代行司事)——舜(坤子)

 

漫水司司治今来凤县漫水,土司自明初向宗烈始。
其世系为:
向宗烈——墨铁送——金——洪化——琼——国泰——正乾——延富
百户司司治在今来凤百福司,土司自明初向麦始。
其世系为:
向麦——铁——坐海乐俾——刺送——夕——成——仲仁——汉——贡——柱远——金銮——国治——权
在散毛司境内,原还有一师壁洞宣慰司,为元代至正年间所立,明废为师壁峒,其世系不明。

 

三、忠建宣抚司
所领二安抚司:
1.忠峒安抚司
辖地在今宣恩县境内,司治沙道沟、上洞坪。
忠峒首任土司为为田蛮王,末代土司是田光祖,统治达四百余年。但承袭世系不明。
《施南府志》卷二十一仅载其清朝时期土司承袭世系为:
田楚珍——桂芳——雨公——光祖
2.高罗安抚司
辖地在今宣恩市境内,司治高罗、埃山。其地五代时先称珍州,后称鹤州。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田景迁内附,仍复名为珍州,后因灾荒更名为高州。元初设石溪峒长官司,后为高罗寨长官司,不久又为宣抚司。明玉珍据蜀时为安抚司。明洪武四年归顺明朝,六年因叛而废置。永乐四年复置。顺治初归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
土司田姓,其世系为:
田忠敬——旺——柱——万——权——彪——思隆——阜(fǜ)——飞龙——国鼎——昭

四、施南地区其他土司
1.唐崖土司
唐崖土司辖地在今咸丰县境,司治尖山区唐崖镇。其地宋时为磨嵯(cuó)洛浦地,元属施州,设唐岩军民千户所。据《覃氏家谱》载,覃启字外送,因功授唐崖宣慰职,为其司之始。明朝为唐崖土司升降职最为频繁时期,洪武四年为安抚司,七年为长官司,后一度废置,永乐四年复立为长官司,直隶施州。后历代土司因武功,又曾先后授过宣抚司、宣慰司等职。最强盛时曾置苍浦、活龙左右二附司,由黄璋、秦国龙分领。清康熙三年附清,后从吴三桂反清,康熙十九年再次归顺,又从谭宏反清。叛平后,土司覃铉(xuàn)被执拘省城。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
其世系为:
覃启外送——值什用——耳毛——忠孝——斌——彦实——文铭——天富——万金——柱——文端——鼎——宗尧——宗禹(尧地)——铉——薄泽——梓椿——梓桂(椿弟,因椿子光烈年幼无知而袭职)

 

活龙右付司与苍蒲左付司司治分别在今咸丰活龙坪和八家台乡板桥河村菖蒲司。遗址犹存,但土司世系不明。

 

2.沙溪土司
辖地在今利川市境内,司治沙溪。
沙溪土司改土归流时间说法不一。有人因雍正时会典载湖北土司十六,无沙溪之名,以此推知沙溪土司改土当在雍正朝之前,最迟也应在雍正初年。但《清史稿·列传·土司一》又明确载为雍正十三年改土,故应从《清史稿》所载为准。
其世系为:
黄柏万——廷(tíng)表——良德——中和——极——天奇——楚昌——正爵
3.镇南土司
                         第六节    酉阳土司
    一、酉阳宣慰司
    辖地大致为今重庆酉阳、秀山县地,司治酉阳县城。
雍正十三年,酉阳宣慰司改土归流。
其世系自冉守忠起为:
冉守忠——文炳——世昌——胜宗——为义——遗迁——思通——万友——载朝——如彪——应仁——兴邦——琛(chēn)——瑄(兴邦次子)——廷辅——云——舜臣——仪——元——维翰——维屏(元次子)——御龙——跃龙(维屏次子)——天麒——天育(跃龙次子)——奇()——永沛——元龄——广烜(xuan)
酉阳宣慰司设有佥(qiān)事一职。佥事为宣慰司掌印之官,俗称付司。一般以宣慰之弟担任该职,亦世代相传、酉阳司佥事自明始。
其世系为:
冉如狼(如彪弟)——应良——兴祖——廷璋(兴祖孙)——儒

二、

1.邑梅长官司
其地唐属思州。据《杨世族谱》载,宋理宗二十七年,杨光甫奉诏平蛮有功,宋设邑梅宣化军民土知府,以杨光甫为土知府。元代在此设佛乡洞长官司,明玉珍据蜀时改为邑梅沿边溪洞军民府。明洪武年间,土官杨正天与石耶、平茶二司一并归附,明以归附迟缓,削土知府职,而授以邑梅洞长官司职,颁惟字七十二号印一颗。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土司杨通保病卒,其子光宣年幼,堂叔通贤乘机夺职。光宣及弟光台在舅舅吴再章带领下,携救书逃亡。邑梅司职虽由杨通贤得,但无承袭敕书。顺治十六年,杨胜皞(hào)附清,清廷以部册无名,未颁以承袭印信号纸。康熙二十一年,吴三桂乱平,清廷才复颁印信准予袭职。乾隆元年改土归流。其世系据《杨氏族谱》载,自杨光甫起为:
杨光甫——昌谈——胜纲——秀流——再萼——正天——通宝(正天胞弟正道子,因正天无子嗣袭)——通贤(正天堂弟正聪之子,因通宝早逝,子幼,通贤夺职袭位)——光兴——光义(兴弟,因兄无嗣袭)——昌荣——胜刚——秀璿(xuán)——再辉——正公——通承——光斗——昌原——胜皞——秀夫——再相——正位

 

2.平茶长官司
其地唐属思州,据《杨氏族谱》载,宋理宗时,杨光彤被授以平茶承化军民府职,成为其司之始祖。元设溶江芝子平茶长官司,明为平茶长官司,初隶酉阳司,洪武十七年,改隶四川布政司。清顺治十五年归附。康熙二十一年,颁以印信。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
平茶杨氏土司据史载与邑梅同宗,祖于杨再西,平茶司为再西孙通展的次子光彤所创。其世系为:
杨光彤——昌兰——胜都——秀雷——再兴——正贤——通恒——茂——殷——均位——均佑(位弟,因兄无嗣袭)——秀廷——再显——通一(再显孙,其父正()考中铜仁府武解元,未袭职)——光祖——昌允——胜吉秀新——再璞——正栾

 

3.石耶长官司
石耶土司尊通晟三子光隆为祖,其世系为:
杨光隆——昌安——胜平——秀福——金龙——正宗——通俊——光胜——廷忠——胜山——秀祖——任——正魁光都(正魁孙,父通运未袭)——胜美(光都孙,父昌统未袭)——秀瑛——再镇
4.地坝长官司
地坝司较平茶等司历史短,据谱载,杨光隆次孙胜壇分居地坝,胜壇两传至正文。洪武十四年,正文随石耶长官司正宗征湖南五溪蛮有功,正宗为之请立地坝长官司,故正文为地坝司之始祖。清顺治十六年,杨光同归附,仍授副长官司,隶属酉阳州。雍正十三年纳土。
其世系为:
杨正文——谦——杠——昌玉——应宗——秀峙——再钦——正枝——通爵——光同——昌基——杨××(名不详)
杨氏除据有以上四长官司地外,秀山县境三千户亦归杨氏所担任:
(1)绞娄千户
杨光隆五世次孙杨正荣因征湖南溪蛮有功,而得授千户职,世袭。
(2)寨娄千户
杨光隆次子昌牧为首任千户,世袭。
(3)马(足虎)(一个字)千户
杨光辅六世孙杨通广为首任千户,世袭。

 

 

                            第七节    石砫土司
    石砫土司辖地相当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境地,仅一宣慰司建制。
石砫土司马氏,据其家谱载,系汉伏波将军马援三十九代孙马定虎的后裔。传说马定虎在南宋时因平蛮入境,因功授以石砫安抚司职,子孙繁衍相袭,得以世守石砫。但此说有可疑之处。因马定虎既是马援后裔,在历经两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分裂战乱后,依然和其先祖及世次,可知马氏对谱系的重视。然而在马定虎平蛮有功授以安抚司职,更应大书特书之时,居然失其世次了。马定虎以下至马克用间,无论《石砫厅志》、《石砫乡土志》或《马氏家谱》均载:“其袭爵历元及明无替”。《马氏宗图》对马克用以下世系记载十分详细,但自马克用以上则一无所书。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家谱的中断呢?故马克用是否为马定虎之后裔,暂且存疑。
其司世系自马克用起为:
马克用——良——应仁——镇——黼(fǔ)——澄——徽——龙——素——斗斛——千乘——秦良玉(乘妻,因夫亡子幼而代)——祥麟——万年——洪裔——宗大——光裕——孔昭——光仁(裕弟,因兄革职,子未出而执司事)——俊明

 

                       第八节    思州土司
一、思南、思州宣慰司
    思南道宣慰使司田宗鼎在位时,为人极为残暴,又与副使黄禧不和,两人相互奏讦(jié)数年不绝。为解决田宗鼎与黄禧的冲突,明廷调黄禧为辰州知府。但田宗鼎与思州宣慰司田琛(chēn) 又为争地之事积怨,黄禧趁机联合田琛对田宗鼎用兵,田宗鼎在他们的夹击下,大败弃城而逃。田琛杀宗鼎弟,并发掘其祖,戮其母尸。宗鼎得知此事,上诉于朝 廷,田琛、黄禧被执解进京。但田宗鼎缢杀其母之事亦被发觉,两者均罪之。永乐十一年,朝廷废思南、思州两宣慰,改思南宣慰司为思南府。
土司世系据《沿河县志、建置》所附《土官》载,可上溯至隋代田宗显任黔州刺史之时,其世系为:
田宗显——惟康——阳明——克昌——道元——公荣——载龙——时丰——佐禹——凤翔——承文——正允——士儒——祐恭——汝端——祖衡——宗翰——庆裕——兴隆——应丙——景贤——惟庸——茂烈
自茂烈以下,其司分为思南、思州两宣慰司。思南世系为:
茂安——仁智——大雅——宗鼎
思州世系为:
茂烈——仁厚——宏政——琛

 

二、思南四长官司
1.永德江长官司
辖地在今贵州德江等地。其他元初为水特姜长官司,后改为永德江,隶属于思州军民宣抚司。明立,隋总司归附,仍为长官司。永乐十一年,思南、思州两司改土归流后,永德江长官司隶属于思南府。
其司有长官、副长官之职,其长官世系沿袭为:
张坤元——应禄——乾福——沂——源——玉——羽——辇——(车登)(一个字)
副长官世系沿袭为:
杨惟截——威——彪——敬礼——敬义——大中——应雄——世荣——海潮——奎——茂——敷——美——宗程
2.蛮夷长官司
辖地在今贵州思南县境地。其地元属思州军民宣抚司地。明洪武十年始置长官司,隶于思南宣慰使司。永乐十一年改属思南府。
正长官沿袭世系:
安世兴——辉——永铤——逸——洛——方——牧——宗
副长官沿袭世系:
李僧——斌——盘——秀——林——洪——谷——承祖
3.沿河祐溪长官司
辖地在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境,司治沿河和平镇。
沿河祐溪正长官姓张。据《沿河县志》所载《土官》云,宋高宗时,思州彝把苗崇范等作乱,陕西人张恢与其子张焕奉调进剿,因征思州三十六洞、龙泉坪等地有功,张焕教授以沿河祐溪正长官司职,自此以下,世袭不断,至清亡,其职才自然消失,故沿河祐溪长官司没经过改土归流。
其正长官承袭世次为:
张坤义——天麒——钦——旺——熙泽——灿——烨——世臣——腾汉——存忠——净乾——隆乾(净乾弟)——锡侯——维藩——建勋——橒——()珍——瑞珍(()珍弟)——嘉漠——永年
副长官冉姓,谱载元代时冉加正因征十六洞蛮有功,被授以黔南道万户职,明洪武二十二年改授思南宣慰司千户所,后又改授沿河祐溪副长官司职,其承袭世次为:
冉加正——百户——朝俭——文艺——昱——懋——国忠——翱——朝佐——璋——珍(璋弟,因兄无嗣袭)——承恩——昌明——鼎臣——名臣——钟岳——永洽——裕泰——广泽——正炳——瑞煜——给堂——隆钟
4.朗溪长官司
辖地在今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
其司长官田姓,副长官任姓,承袭其职的世次为:
正长官:
田茂——仁泰——洪高——丰——穆——庆嘉——兴邦
副长官:
任政兴——佩——珂——惟藩
土家族土司的“蜡惹洞”
关于九溪十八洞范围土家族土司的“蜡惹洞”,其实有三个。即湖南永顺县一个;湖北咸丰县一个;还有湖北利川市忠路镇一带有一个。1、湖南永顺县的蜡惹洞,又叫“腊惹峒”,古属永顺土司下辖长官司。2、湖北咸丰县的蜡惹洞,又叫“剌惹峒”,根据《清史稿》古属施州卫大田所管辖。3、湖北利川市忠路镇一带的蜡惹洞,根据《清史稿》和利川土司覃家的《覃氏族谱》,覃大旺于元末明初为忠路第一任土司,被明朝廷封为蜡惹峒长。据利川地方史料介绍,忠路原来是向家的地盘,后来向家被覃大旺赶走,所以后来忠路成为覃家的地盘。石柱县刘氏祖先刘有德也曾经于明朝洪武元年,宣抚蜡惹诸峒,其食邑之地有石旗山(在今利川忠路司城南一里)、龙嘴河(在今咸丰县活龙坪乡)、下道子等处,洪武四年搬移四川南宾县(今石柱县)溪源坝。
不过,三处蜡惹峒都是姓向

土司兵制
    土司制度是一种军政合一的制度,在土司统治境内,各大小土官不仅是地方上最高行政长官,也是最高军事长官,他们都各自拥有一支数量不等的军队,俗称为“土兵”,其编制单位有营和旗两种。
营:是土司的正规部队的编制,依其势力大小,土司拥有“营”的多少不等,宣慰司一般拥有五营土兵,称为前、后、中、左、右营。其中以中营最为重要,通常由应袭长子率领,其他四营则由境内大姓或土司亲属、心腹担任首领。营兵皆须经过严格挑选,通常是先招集各村寨壮丁,共同举行祀天仪式,然后斩杀白牛,置牛首与白银于桌上,“有敢死冲锋者,收此银,吃此牛首,勇者报名,汇而收之,更盟誓而食之”。入营者均有一定的俸禄。“其兵丁每名领工食银两三两六钱,米三斗六升,皆民间派”。营兵的职责主要是“各保关寨”,土司在其辖区边境的重要关口,均设有兵丁把守,如遇其他土司入侵,兵丁就施放狼烟报警,此起彼应,使土司能很快纠集土兵拒敌。如本本境土民出境,则须持有土司衙署签的“领单”,无单者不许出境。
旗:是土司寓兵于农的一种军政合一的组织,凡境内居民,均编入旗内。旗与营之间没有明确规定的隶属关系,营的多少是以人数确定,而旗的多少是根据地域来划定。故各土司即使官职等同,所拥有的旗也有多少之分。如永顺土司有五十八旗,三毛土司有四十八旗,保靖土司有十六旗,桑植土司有十四旗。各旗均有名号,名号一般具有象征性或吉利性,也可用地理方位来命名。比如永顺土司五十八旗名号为:
辰、利、东、西、南、北、雄;将、能、精、锐、爱、先、锋;左、韬、德、茂、亲、勳、策;右、略、灵、通、镇、尽、忠;武、敌、雨、星、飞、义、马;标、冲、水、战、涌、祥、龙;英、长、虎、豹、嘉威、捷;福、庆、凯、旋、智、胜、功;设、谋。
各旗号名连在一起念,就象一首七言诗,琅琅上口。旗设有旗长,又称为旗头。旗长战时率旗内壮丁出征,平时则管辖旗内民户,负责收取租税,差发徭役等事务。旗内土民有事则调集为军,以备战斗,无事则散处于民,以习耕凿。
土司对土兵的训练十分严格。“永顺司治西二里许,有校场坪,土人常于此处演武。又西北五里,有博射坪,又北里约射圃,地势均较宽敞,土人每于此博射”。常常利用“赶仗”(打猎)之机,结合进行军事训练。“一人博虎,二十人助之,以必毙为度,纵虎者必罚。猎他兽亦如之,得禽则倍赏当先者”。出征前,要举行仪式,“系牛于神前,以刀断牛首卜胜负。牛进则胜,退则败,而复进者失败而后胜,以此为验”。土兵如战前逃脱,则斩其手足,战斗中如畏缩不前,则斩首。
土兵有严格整齐的阵法,一般以二十四旗排列为阵,各旗精选二十五人,以一、三、五、七、九人数排列五排组成尖队,其余土兵跟随其后欢呼助阵。如第一排人倒下,则第二排马上补上来,三、四、五排及后面助阵者也作相应调整补充,以保证队形的完整不乱。队形的严谨和随后土兵们的呐喊助阵以及不断地补充调整队形,有力地提高了士气。
其阵法图示如下
旗队列(二十五人)
○            第一排  1人
○○○          第二排  3人
○○○○○        第三排  5人
○○○○○○○      第四排  7人
○○○○○○○○○    第五排  9人
共  计  25人

司队列
△             第一旗列  25人
△△△           第二旗列  75人
△△△△△         第三旗列  125人
△△△△△△△       第四旗列  175人
△△△△△△△△△     第五旗列  200人
共    计  600人

旗长与总司长官均在本旗或本司队列后阵,如某土兵畏缩不前,则斩某土兵,如某旗畏缩不前,则斩旗长。如第一旗列败,第二旗列补上;第二旗败,第三旗列补上,;以此类推至第五列,如仍败,即不前进。这种阵法被誉之为“乱战必捷,人莫敢撄”。在封建王朝的征调中,土兵往往攻无不克,成为封建王朝军事力量的一个组成部分。

转自  楚山无眠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e988440102v2be.html

转载请注明:《《土家族土司简史》